污染治理設施是企業污染防治管理的“心臟”。在充分了解環保局的具體需求后,哈爾濱移動快速成立專項服務小組,量身定制解決方案,通過搭建水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平臺、在線監控管理服務平臺,做到監管觸手“時時在”,監測畫面“實時播”,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生態環境管理、行政執法,不斷提升環境監管的科學化水平。
水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平臺
哈爾濱移動的水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平臺緊密圍繞國家“水十條”總體目標要求,以阿什河流域水環境的核心模型框架為基礎,重點攻克集地理信息、數據挖掘、融合、預測預報與突發污染事件預警等關鍵技術,對原有環保局水環境相關5個軟件平臺進行遷移與整合。可通過水流域數據展示、地圖展示等對阿什河流域水質數據的分析和評價。當檢測數據出現異常時,系統可以對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進行模擬與預演,模擬污染物進入水體后的污染過程,并模擬河流突發污染事件后的人員調度、設備調配等過程,形成決策報告。目前,環保部門在水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平臺的助力下,已實現阿什河流域水質總體優良。下一階段將以水流域核心模型為基礎,重點推進46條重點水系綜合治理,堅持“保優良、滅劣五、促中間”的治水思路,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
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管理服務平臺
哈爾濱移動環保云中的環境在線監控管理服務平臺是哈爾濱覆蓋面最廣的環境在線監控平臺。監控廢水排放企業98家、廢氣排放企業112家,可實現數據報警、過程分析、趨勢分析和總量分析。平臺對接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對排污許可證的申請、審核、頒發、中止、吊銷、監督等信息的采集,對環境在線自動監測數據及企業自行監測數據進行管理,確保企業污染物排放滿足排污許可要求。若發現異常,工作人員即可及時趕往現場處理,督促企業強化治污設施管理,杜絕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等情況的發生,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現在最直觀變化就是,在環境監察上投入的人力更少,實現監控的面更廣,對企業進行多數據采集、24小時全程視頻監控,大大提高了哈爾濱環境執法效率。”哈爾濱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