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智慧環保”平臺發揮大數據支撐作用,堅持“創新發展、需求引領、安全可靠”的原則,以業務應用為抓手,將大數據應用作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整合資源、聯動數據、深化應用,打造精準治理、有效監管、部門協作的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全力打好生態環境監管“組合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科學決策和風險防范水平。
建設大氣網格化微站和激光雷達監控項目。利用市局平臺建設微型監測站點,主要監測指標為顆粒物(PM10、PM2.5),監測數據利用移動物聯網技術可實時傳送至云平臺,并利用大數據處理繪制污染云圖,直觀呈現全區大氣污染狀況,目前,已在全區重點區域安裝的53臺顆粒物微站,同時對建筑工地顆粒物監測站點進行聯網。建設智慧城市系統項目。將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交通局、區住建局等智慧城市監控系統接入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加強對渣土管理、城區保潔、建筑工地的智能管控。建立國、省道顆粒物精準監控系統。針對市中區環境空氣中PM10偏高現象,對全區國、省控空氣自動站外圍的主要國、省道、交通樞紐區域開展PM10精準監控,利用市局資源建設β射線法標準監測設備16臺,實行動態監控,實現揚塵污染精準溯源,目前已完成建設5臺。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接入全區13個標準空氣監測站(含1個國控站、1個省控站、11個鎮街站)、企業在線監測監控、視頻監控、數據查詢、智能分析研判等監測數據,以獲取實時、全面、高密度的大氣污染物濃度數據,運用基于GIS的數據分析系統,進行監測數據的篩查、校準、統計分析和動態圖繪制,實現城市大氣污染物濃度的時空動態變化趨勢分析,進而判斷污染來源,追溯污染物擴散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