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的指揮大廳,記者看到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密密麻麻展示著優良天數、污染物濃度等各類環境監測數據,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緊鑼密鼓地進行操作,一派繁忙景象。
“空氣質量監測主要看PM2.5、PM10、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6個參數。”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工程師馬宇丹指著電子顯示屏介紹道,目前,在西安市的每一個街道、鄉鎮、園區,都建設了一座國標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并將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的大氣監測系統。一旦有監測站點的空氣質量指數出現異常升高,系統就會報警,并且根據所在區域的氣象、風場及周邊站點的空氣質量情況生成管控建議,然后通過指揮調度平臺將報警信息及管控建議指派給相應區域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根據管控建議進行排查處置,實現大氣污染的精準治理。
據了解,除了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還有工地揚塵在線監測儀、出租車走航、煙火監控、衛星遙感、走航車等監測感知層,與之相對應的有數據歸集應用系統。通過指揮調度對各類系統發現的異常數據和環境問題經過“自動告警+人工篩選”形成具體任務后,一鍵派發給全市1200多名網格員,網格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并限時辦結,實現了污染問題全方位、全流程、高效率閉環管理,以最快速度處置問題,“又準又好”防治大氣污染。
“現在我們通過指揮調度平臺向網格員發送任務。”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工程師馬宇丹一邊操作一邊介紹,剛才通過衛星遙感監測到疑似揚塵污染現象,把具體位置已經發送所在區域網格員,一會兒就可以收到現場核實情況。記者在電腦上看到,發送任務時間、接收任務時間、上傳情況時間等都是精確到幾時幾分幾秒。不到半個小時,網格員已處置完畢,并通過圖片和文字描述的形式回復指揮中心。經現場核查發現確實存在黃土裸露情況,容易造成揚塵污染,現在已經對這一區域用防塵網進行了覆蓋。
除了接收任務,網格員還要對所包抓的污染源進行日常巡查。目前全市3萬余個固定污染源單位已經納入巡查范圍,確保發現污染問題能夠及時處置。網格員進入污染源單位后,根據《污染源巡查目錄》中所規定的巡查事項開展巡查,巡查完畢后通過手機APP填寫巡查記錄并上傳至指揮中心平臺。如果發現污染源存在網格員不能處置的環境問題,將通過手機APP將問題進行上報,由指揮調度平臺通知相應的職能部門進行處置。
精密監測、一鍵派發、精準定位、快速辦結、全覆蓋不間斷巡查……在這里,工作人員努力守護著西安市民的“藍天幸福感”。隨著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將堅持站位再提高、工作再精細、管控再嚴密、責任再落實,保障天更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