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凌晨4時30分開始出現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超標。”據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講述,污染物自動監控平臺當即發出系統平臺預警,并測得警報來自于市內某VOCs重點單位,其廢氣中的非甲烷總烴排放小時濃度值超過排放限值。
收到預警后,市生態環境局立即向企業所在地鎮街生態環境分局反饋信息,并向企業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調查發現,該企業VOCs治理設施中的氣相液膜噴淋塔水泵法蘭片漏水,導致噴淋效果降低,使得VOCs的去除效率大大下降,導致4時30分開始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超標。后經過治理設施現場運營維保人員巡檢搶修后,于凌晨5點啟用備用水泵,隨后治理設施恢復了正常運行,廢氣排放濃度逐漸恢復到故障發生前的水平。排放超標問題得到了迅速解決,未導致日均值超標。
事后,為了解問題成因和實際情況,中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鎮街生態環境部門迅速對該企業進行現場調查核實。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發現該企業雖然安裝了VOCs在線監測系統,但該系統缺乏數據超標預警、報警機制,出現超標情況不能及時反饋給企業管理人員的問題。同時,該企業在線監測系統的日常運維工作也做得不夠規范。對此,市生態環境局技術人員現場對該企業在線監測系統應有的功能及在線監測系統運維管理要求提出了指導意見。
“污染物在線監控的作用和意義在于實現環境監測的自動化、信息化,應具有報警管理及預警提示功能,從而作為企業環保管理的‘體檢機’和‘記錄儀’。但不少企業存在‘建而不管’‘托而不管’的情況。”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數據管理科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我們在日常檢查中,發現不少排污單位重安裝、輕管理,或者將污染物自動監控系統的日常運維委托給第三方單位,對污染物監控設施的監測結果、運行情況疏于管理。”
為解決排污單位在線監測數據管理中出現的這些難點痛點問題,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建設了“中山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近期正在推進全市轄區內所有排污單位的自動監控數據接入工作。”這位負責人表示,自動監控數據接入市建平臺后,各排污單位和鎮街生態環境部門均可通過“智慧環保APP”查看實時監測數據,掌握最新的排污情況,一旦出現數據超標或異常情況能夠第一時間掌握信息,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