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態文明信息資源實現匯聚融合、互聯共享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江西率先開展省級“生態云”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數據“一體化”“部門聯動、上下協同”的特點,助力實現全省生態文明信息資源全面匯聚融合、互聯共享。
“生態云”有何特色?針對以往部分生態文明數據標準不一、數據分散等問題,“生態云”大數據平臺匯聚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能源、產業、文化等相關數據約12億條、10T容量,將分布在各部門孤立、分散、片面的小數據,融合為全量、全息、全時的生態文明大數據,實現生態文明數據流通、開放和共享。
總結起來就是,數據匯進來、系統建起來、平臺活起來,實現全省生態文明信息資源全面匯聚融合、互聯共享。
生態信息一鍵查 盡享大數據帶來的便利
昨日,記者用手機通過鏈接“贛服通”、“贛政通”,搜索生態文明,點擊進入專區,體驗了一把“生態云”大數據帶來的便利。
身在南昌市紅谷灘區的記者可以從“生態云”大數據平臺看到,象湖空氣質量指數AQI46(優),滕王閣景區昨日累計在園人數3193人、贛江八一橋站附近水質類別為Ⅱ類(指水質受輕度污染,可供生活飲用)……
同時,記者在手機上可以實時看到森林覆蓋率、濕地公園、江西省河湖概況等內容,點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控的頁面,各地市的優良比例的實時排名一目了然,10公里內的周邊空氣質量、環境質量在地圖上都可實時監測,整個界面直觀、清晰。
六大體系、三個維度展現江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據省信息中心相關人員介紹,“生態云”開發生態文明可視化展示應用,設有電腦端和手機端。電腦端的“一張圖”“一張屏”從六大體系、三個維度展現江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六大體系包括基礎信息、自然資源、環境質量、生態保護、綠色產業和綠色生活等內容。
三個維度包括宏觀、中觀、微觀,宏觀上可查看全省的生態文明建設概貌;中觀可查看和比較市縣或者流域單元的信息;微觀可查看具體河流湖泊、監測斷面、企業、園區、污染源等詳細信息,實現生態資源、環境質量、工作情況的全面刻畫,并根據工作需要進行大數據疊加應用。
深化高科技應用 不斷為平臺增添新功能
據介紹,“生態云”大數據平臺還設立了一批生態文明示范應用,包括污染防治攻堅、能源利用和能耗雙控、長江大保護、綠色產業、美麗鄉村等一批業務應用,通過數據發現優勢和問題,由以往的經驗判斷過渡到數據驅動、數據判斷。
下一步,“生態云”大數據平臺將不斷完善數據更新機制和業務應用,持續深化對AI、物聯網和衛星遙感的技術應用,實現數據、技術和業務的全面融合,向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態云”大數據平臺2.0跨越,為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作出更大貢獻。
省信息中心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未來,“生態云”大數據平臺還將上線覆蓋居民吃住行等領域的功能,如低碳生活累計積分兌換優惠權利等,讓更多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