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圍繞環境質量智慧管理需要,平臺對內整合了生態環境各部門各類別數據,實現“業務全覆蓋”;對外匯聚了氣象、施工工地揚塵、渣土車運行監管、企業用電等環境質量影響數據。
烏魯木齊市污染控制中心督查科科長李世偉說,通過數據支撐,平臺實現數據的統一匯聚、存儲和處理,也實現了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的數據互聯互通,為業務應用系統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在打造政務辦公一體化工作平臺,推進政務系統整合共享的同時,該平臺依托物聯網、政務云和接入的各類環境相關數據資源,以大氣、水、土壤環境管理系統為核心,以大氣污染治理為主線,按不同專題、不同環境指標,構建“1+1+1+N”(即“一張網、一平臺、一張圖、N應用”)系統性治理能力體系,集中展示烏魯木齊市環境方面的關鍵指標動態信息。建立“現狀、科研、決策、執行、評估”的五步法閉環管理模式,將各類資源高效協同運轉起來,實現生態環境狀況一圖掌控、一圖指揮,全景指揮,為全市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科學化、精準化提供數據有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環境質量目標管控,平臺完善生態環境測管協同聯動體系,初步完成了全市生態環境數據底圖制作、生態環境數據查詢系統、重點專項調度指揮系統、天地車人系統、實驗室檢驗檢測系統等系統的集成構建,實現問題、時間、區位、對象、措施“五個精準”,提升排污監測和執法檢查能力,有效提高環境質量目標管控水平,有力支撐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能力。
李世偉說,平臺正式上線,將實現全市生態環境數字化“一本賬”,對水、氣、土等生態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動態評價、實時反饋、信息發布,進一步提升全市精準治污、科學治污水平,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分區域、分行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加快推動傳統治理方式向智慧協同高效治理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