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海市依托建設完成的大氣污染精細化監管系統,借助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監測、雷達監測和地面站點監測等環境監測手段,構建起“空天地一體”的立體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實現提前預警、及早介入、有效管控。
烏海市大氣污染精細化監管系統項目在原有大氣環境國省控站的基礎上,新建顆粒物激光雷達、熱點網格空氣監測微站、衛星遙感監測系統以及配套高空視頻,實現了物聯網感知手段的集成。通過匯聚各類大氣環境數據并進行深度挖掘及關聯分析,依托海量真實、準確、有效數據的支持,進一步拓展現有數據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建立切合烏海市實際情況的自動化大氣環境質量分析、預警、研判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大氣環境感知能力。
據烏海市生態環境監控監測中心主任楚波介紹,利用機器學習、模型算法、大數據分析手段,打造“能發現、能報警、能研判、能預測、能評估、能調度”的大氣精細化監管平臺,逐步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預知智能的轉變,解決了現有監測手段和精細度不足的問題;解決了現有環境監控、監測、監管各自獨立運行、數據分散,無法有機結合、系統化應用的問題;解決了傳統環境監管手段反應滯后,導致污染既成事實的問題。
在烏海市生態環境局烏達區分局,烏達園區預警監測平臺已接入烏海市大氣污染精細化管控平臺,實現監控數據的共享,園區企業排污、環保設施運行情況以及各點位的監測數據一目了然。“現在發現超標現象,根據推送的預警、超標信息以及點位,可以針對性、點對點地進行核查,執法更加精準。同時,針對某一企業、點位的超標情況,可以進一步進行數據分析,從而明確超標的實際因素,以便及時解決問題。”烏海市生態環境局烏達區分局局長任永昌介紹說。
依托搭建的大氣污染精細化管控平臺,烏海市目前已實現對大氣環境相關的異常行為的全面及時感知、精準定位、預測評估、快速告警以及高效處置,具備識別大氣環境主要問題、說清大氣環境現狀、明確現狀與目標的差距、分析大氣環境問題的成因及來源、預測評估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置的能力。